使用液质联用仪常见的现象有哪些?

液质联用仪,主要应用于药物代谢及药物动力学研究、临床药理学研究、天然药物(中草药等)开发研究、新生儿筛选、蛋白与肽类的鉴定、残留分析、毒物分析、环境分析-公安、环保、食品、自来水、卫生防疫等行业。液质联用仪的灵敏度高,通量性能好——优异的高流量性能、降低的离子抑制效应、自清洁离子源探针设计和可靠的接口设计,加速了分析速度;使用更简便。
  使用液质联用仪常见的现象有哪些?
  1、M+Na的问题
  对于一些样品,只有M+Ma,而M+1几乎没有该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化合物结构中还有多个O和(或)S原子。
  我们用的色谱纯的乙腈(Merck),质量上是没得说的,但是,色谱纯的溶剂中仍然还有痕量的碱金属离子。即使在样品处理中没有引入碱金属离子的盐,溶剂中存在的痕量碱金属离子会使质谱上会出现加碱金属离子的加合离子而在质谱上会出现+Na的原因;由于在化合物中O、S原子还有未配对的孤对电子,而Na离子有没有电子的空轨道,所以O、S特别容易捕获Na离子而形成带电粒子,但样品还有几个O、S的时候,形成+Na峰的几率增加,+H峰的比例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2、2M峰和双电荷离子
  一般样品是出M+1(23…),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2M+1(23…)丰度随之增加,这主要是样品浓度增高时,ESI喷雾时,带电雾滴中样品浓度增大,在后面的库仑爆炸和进一步的去溶剂化过程中,至后两个分子和一个电荷在一起的概率增大造成的。对于双电荷离子,主要是分子结构中有两个质子化位点,至后两个位点都带了一个电荷,至后形成了双电荷离子。在ESI时,喷针和仪器组成了一个原电池,流动相和喷针表面发生电荷转移,使得喷出来的雾滴带电荷,而在喷雾过程的逆流N2的作用下,带电液滴发生一级一级的库仑爆炸(大部分液滴以废液和气态被除去),在至后的去溶剂化后形成了被检测离子。所以样品只有带电,同时在库仑爆炸中优先激发出来,才能形成检测离子。这主要是考虑的溶剂化学的影响,而且基质的存在很可能会抑止样品的离子化(基质效应),而APCI的流动相在喷雾后,流动相被吹干后,样品分子通过电晕放电针来带电荷(另外,还可能发生电荷交换)。电晕放电针的参数对样品电离有影响,而基质效应影响很小。
  3、弱极性样品离子化问题
  极性偏低建议采用APCI(大气压化学电离)或APPI(大气压光致电离)源。一般酸性化合物流动相中加盐:如甲酸铵、乙酸铵,或碱(氨水)来增强化合物的离子化,一般采用负离子检测模式。碱性化合物流动相中一般加酸:甲醉或乙酸,以增强化合物的离子化,一般用正离子方式检测。